跳至主要內容
全局锁和表锁

全局锁和表锁

今天我要跟你聊聊 MySQL 的锁。数据库锁设计的初衷是处理并发问题。作为多用户共享的资源,当出现并发访问的时候,数据库需要合理地控制资源的访问规则。而锁就是用来实现这些访问规则的重要数据结构。

根据加锁的范围,MySQL 里面的锁大致可以分成全局锁、表级锁和行锁三类。今天这篇文章,我会和你分享全局锁和表级锁。而关于行锁的内容,会留着在下一篇文章中再和你详细介绍。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锁的设计比较复杂,这两篇文章不会涉及锁的具体实现细节,主要介绍的是碰到锁时的现象和其背后的原理。

全局锁

顾名思义,全局锁就是对整个数据库实例加锁。MySQL 提供了一个加全局读锁的方法,命令是 Flush tables with read lock (FTWRL)。当你需要让整个库处于只读状态的时候,可以使用这个命令,之后其他线程的以下语句会被阻塞:数据更新语句(数据的增删改)、数据定义语句(包括建表、修改表结构等)和更新类事务的提交语句。


极客时间大约 12 分钟MySQL基础篇
行锁

行锁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跟你介绍了 MySQL 的全局锁和表级锁,今天我们就来讲讲 MySQL 的行锁。

MySQL 的行锁是在引擎层由各个引擎自己实现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引擎都支持行锁,比如 MyISAM 引擎就不支持行锁。不支持行锁意味着并发控制只能使用表锁,对于这种引擎的表,同一张表上任何时刻只能有一个更新在执行,这就会影响到业务并发度。InnoDB 是支持行锁的,这也是 MyISAM 被 InnoDB 替代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今天就主要来聊聊 InnoDB 的行锁,以及如何通过减少锁冲突来提升业务并发度。

顾名思义,行锁就是针对数据表中行记录的锁。这很好理解,比如事务 A 更新了一行,而这时候事务 B 也要更新同一行,则必须等事务 A 的操作完成后才能进行更新。


极客时间大约 10 分钟MySQL基础篇
事务到底是隔离的还是不隔离的

事务到底是隔离的还是不隔离的

在第 3 篇文章和你讲事务隔离级别的时候提到过,如果是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事务 T 启动的时候会创建一个视图 read-view,之后事务 T 执行期间,即使有其他事务修改了数据,事务 T 看到的仍然跟在启动时看到的一样。也就是说,一个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执行的事务,好像与世无争,不受外界影响。

但是,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和你分享行锁的时候又提到,一个事务要更新一行,如果刚好有另外一个事务拥有这一行的行锁,它又不能这么超然了,会被锁住,进入等待状态。问题是,既然进入了等待状态,那么等到这个事务自己获取到行锁要更新数据的时候,它读到的值又是什么呢?


极客时间大约 17 分钟MySQL基础篇
事务隔离

事务隔离

提到事务,你肯定不陌生,和数据库打交道的时候,我们总是会用到事务。最经典的例子就是转账,你要给朋友小王转 100 块钱,而此时你的银行卡只有 100 块钱。

转账过程具体到程序里会有一系列的操作,比如查询余额、做加减法、更新余额等,这些操作必须保证是一体的,不然等程序查完之后,还没做减法之前,你这 100 块钱,完全可以借着这个时间差再查一次,然后再给另外一个朋友转账,如果银行这么整,不就乱了么?这时就要用到“事务”这个概念了。

简单来说,事务就是要保证一组数据库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 在 MySQL 中,事务支持是在引擎层实现的。你现在知道,MySQL 是一个支持多引擎的系统,但并不是所有的引擎都支持事务。比如MySQL 原生的 MyISAM 引擎就不支持事务,这也是 MyISAM 被 InnoDB 取代的重要原因之一。


极客时间大约 11 分钟MySQL基础篇
索引(上)

索引(上)

提到数据库索引,我想你并不陌生,在日常工作中会经常接触到。比如某一个 SQL 查询比较慢,分析完原因之后,你可能就会说“给某个字段加个索引吧”之类的解决方案。但到底什么是索引,索引又是如何工作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吧。

数据库索引的内容比较多,我分成了上下两篇文章。索引是数据库系统里面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所以我希望你能够耐心看完。在后面的实战文章中,我也会经常引用这两篇文章中提到的知识点,加深你对数据库索引的理解。

一句话简单来说,索引的出现其实就是为了提高数据查询的效率,就像书的目录一样。一本 500 页的书,如果你想快速找到其中的某一个知识点,在不借助目录的情况下,那我估计你可得找一会儿。同样,对于数据库的表而言,索引其实就是它的“目录”。


极客时间大约 14 分钟MySQL基础篇
索引(下)

索引(下)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和你介绍了 InnoDB 索引的数据结构模型,今天我们再继续聊聊跟 MySQL 索引有关的概念。

在开始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问题:

在下面这个表 T 中,如果我执行 select * from T where k between 3 and 5,需要执行几次树的搜索操作,会扫描多少行?

下面是这个表的初始化语句。

mysql> create table T (
ID int primary key,
k int NOT NULL DEFAULT 0, 
s varchar(16) NOT NULL DEFAULT '',
index k(k))
engine=InnoDB;
 
insert into T values(100,1, 'aa'),(200,2,'bb'),(300,3,'cc'),(500,5,'ee'),(600,6,'ff'),(700,7,'gg');

极客时间大约 10 分钟MySQL基础篇
基础架构-SQL查询语句的执行过程

基础架构-SQL查询语句的执行过程

该文章来自于极客时间,本博客的该系列文章仅作为个人的笔记来学习和复习,不作为任何商业用途。

这是专栏的第一篇文章,我想来跟你聊聊 MySQL 的基础架构。我们经常说,看一个事儿千万不要直接陷入细节里,你应该先鸟瞰其全貌,这样能够帮助你从高维度理解问题。同样,对于 MySQL 的学习也是这样。平时我们使用数据库,看到的通常都是一个整体。比如,你有个最简单的表,表里只有一个 ID 字段,在执行下面这个查询语句时:

mysql> select * from T where ID=10

极客时间大约 11 分钟MySQL基础篇
日志系统-SQL更新语句的执行

日志系统-SQL更新语句的执行

MySQL 可以恢复到半个月内任意一秒的状态,惊叹的同时,你是不是心中也会不免会好奇,这是怎样做到的呢?

我们还是从一个表的一条更新语句说起,下面是这个表的创建语句,这个表有一个主键 ID 和一个整型字段 c:

mysql> create table T(ID int primary key, c int);

极客时间大约 13 分钟MySQL基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