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代理模式、桥接模式、装饰器模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比较常用的结构型模式:适配器模式。这个模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好理解的,应用场景也很具体,总体上来讲比较好掌握。
关于适配器模式,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它的两种实现方式,类适配器和对象适配器,以及 5 种常见的应用场景。同时,我还会通过剖析 slf4j 日志框架,来给你展示这个模式在真实项目中的应用。除此之外,在文章的最后,我还对代理、桥接、装饰器、适配器,这 4 种代码结构非常相似的设计模式做简单的对比,对这几节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适配器模式的原理和实现
适配器模式的英文翻译是 Adapter Design Pattern。顾名思义,这个模式就是用来做适配的,它将不兼容的接口转换为可兼容的接口,让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类可以一起工作。对于这个模式,有一个经常被拿来解释它的例子,就是 USB 转接头充当适配器,把两种不兼容的接口,通过转接变得可以一起工作。
2025/6/21大约 15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