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交易理念:稳健盈利的灵魂
正确的交易理念:稳健盈利的灵魂
警告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文内容参考自 Al Brooks 与方方土。前者是价格行为交易法的奠基人,后者则是该领域的实践高手,同时也是阿布价格行为视频课程的中文译者。
一、什么方法最好?多久才能赚钱?
许多新手刚踏入市场时,往往抱有过高的期望:如果看几本书、看几个视频就能稳定盈利,那世界上就不会有穷人了。
新手最大的问题在于对市场的期待不切实际,他们希望一开始就能赚钱,一旦亏损就归咎于方法不对,于是开始频繁更换策略、购买新书、尝试新技巧,最终陷入“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的恶性循环。
金融市场有一个显著特点:成功的回报极具诱惑力,因此这里也聚集了全世界最聪明、最专业、最富有的人。他们竭尽所能从其他人手中赚钱,并且不希望别人从他们口袋里拿走一分钱。
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交易者没有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一场极其严酷的竞争,也缺乏对市场的敬畏。
任何一门职业都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交易更是如此。它不仅需要提升认知能力、积累本金,更要磨炼心理素质。毕竟你面对的是那些比你更聪明、更专业、资本更雄厚的对手。
二、如何在交易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举个例子:即便是世界顶级球员姆巴佩,在比赛中也可能因点球失误而抱头懊恼。训练时百发百中,一旦到了比赛环境,命中率就会显著下降。因为心理状态完全不同。
交易也是如此。
- 不要依赖模拟盘,因为模拟盘缺乏真实的情绪压力;
- 应该用自己亏得起的钱进行小额实盘练习,让账户缓慢增长,逐步积累信心与承受力。
当你的交易经验不断积累,账户逐步放大,心态的“阈值”也会随之提升。
三、80%的交易者都在亏钱,如何脱颖而出?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成为职业交易员的意愿和动力。很多人把交易当作打发时间的方式(如退休人士)。因此,我认为能够实现持续盈利的人比例实际上可能超过 20%。
交易不需要你比 80% 的人聪明,智商从来不是最关键的因素。关键在于:
- 更努力:持续学习、练习、复盘;
- 更自律:不盲目贪婪,不恐慌交易,不重仓赌博。
四、成功交易员的秘诀是什么?
说没有秘诀,也许太绝对;但如果非要说出一个秘诀,那就是:避免大亏。
即使是初学者,随机做 10 笔交易,往往也能有 2~3 笔盈利。问题在于多数人无法控制亏损,经常因为一次情绪化操作,导致账户遭遇重大回撤,前期的所有利润瞬间蒸发。
所以关键不是“赚多少钱”,而是如何控制亏损,避免回撤。
一旦你把“不能大亏”作为核心目标,资金曲线自然会变得更加健康平滑。
五、成功交易员应具备哪些素质?
- 接受不确定性:入场本身就是概率事件。很多人会抱怨“一止损价格就反弹”,于是下次干脆不止损了。这种想法非常危险。
- 诚实: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及时向市场认错,并果断离场;
- 自律:不冲动、不贪婪、不孤注一掷;
- 耐心:懂得等待优质交易机会;
- 客观:以盘面事实为依据,而不是“我觉得”或“新闻解读”;
- 勤奋:持续学习、刻意练习、认真复盘。
六、看不懂行情、害怕错过,怎么办?
必须接受一个现实:你的能力是有限的——经验有限,资金有限,心理承受力也有限。这就注定了你无法把握所有机会,无法赚到所有的钱。
当你面对一段看不懂的行情时,不妨停下来观察、记录、思考,而不是贸然参与。真正的交易高手也不会“无所不抓”,而是懂得“选择性缺席”。
恐惧错过的本质,是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
但如果你明白这个市场每天都开放、机会天天都有,并且你具备稳定盈利的能力,你还会担心错过今天的机会吗?
机会一直都在,关键是:当机会真正来临时,你是否准备好了。
七、为什么亏损必然会发生?40-60定律
提示
任何一笔交易,总是假设自己有至少40%的概率会亏损,不要假设自己有超过60%的概率可以盈利。想做好交易,必须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我们常常会为一只处于下跌趋势中的品种罗列无数抄底理由:技术面显示有底部形态,基本面可能有盈利预期的财报……分析完毕后得出一个结论——它一定会大涨。可是,这时必须问自己一个关键问题:你抄底时,到底是谁在卖给你?市场上的卖方难道不也觉得这只股票不错吗?大概率是机构在卖出。下面,我们来对比一下机构和散户的不同:
机构 | 散户 |
---|---|
提供了至少90%的成交量 | 仅占最多10%的市场份额 |
更专业、消息更灵通且更有趣 | 肯定比机构经验不足 |
买卖决策更理性,有更大机会盈利 | 散户也有盈利机会 |
诚然,也有机构亏损甚至破产的例子,散户中也不乏高手,但整体而言,机构实力更强。散户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策略得当,也能赚钱。既然90%以上的成交量是机构卖给散户的,那么在基本面和技术分析都显示大涨的情况下,机构为什么选择卖出呢?可能是机构在做量化高频交易,短时间内频繁买卖;也可能是在做高抛低吸的短期操作;还有可能机构根本不看好这只股票,认为它是垃圾股,底部尚未形成。
巴菲特有位非常著名的搭档查理·芒格曾说过:“我宁愿雇佣一群智商130、但自知智商只有110的人,而不愿雇佣一群智商150却自认为智商有170的人。”这句话告诉我们,谦逊是交易员必备的重要品质。
当市场通过价格行为告诉你“你错了”,千万不要犹豫,及时认错、止损、调整,否则就坚定持有、盈利加仓,不辜负市场给予的赚钱机会。
八、“我”能不能做全职交易?
这里引用方方土的经历。
方方土在美国一所计算机专业排名第二的大学读书时,状态好的时候一天能赚几千美元,但亏损时也可能损失同样多。他看到身边同学在互联网公司一年挣个二十万美元左右,心想毕业后自己是不是可以不用找工作,做全职交易,既赚得比同学多,又能自由支配时间。
然而,快毕业时他发现自己还没攒够足够的资金,不能选择留级继续积累资金,因此在交易时总带着急迫感。他希望通过交易赚得比同学更多,结果不满足于目前的仓位,不断加大投入。遇到突发行情时,他承受不住损失,导致情绪失控。可以说,有压力、有急迫感的时候,交易很难做好。
那时候,方方土每天赚八百美元,明天两千美元,他想着如何善待父母,如何组建理想的家庭,买想要的东西,生活充满了美好幻想和快乐。然而,越是在这种美好状态中,遇到亏损时,打击越大,破灭的梦越令人绝望。幻想越美好,现实的落差就越沉重。
毕业后,方方土找到了稳定的工作,收入固定下来,心态也慢慢平稳。利用业余时间,他反而把交易做得更好了。做交易,急不得。首先,稳定的工资让他不再为“今天不赚钱,明天吃什么”焦虑;其次,逐渐积累的交易成绩增强了自信心;最后,充足的存款储备减少了心理压力,避免因大亏而崩溃。
盲目全职交易、不给自己留后路是个人选择,但一定要考虑家庭和孩子的责任。方方土是在满足了以上三点之后,才决定转为全职交易的。
九、 交易和赌博有什么异同?
十、诚实坦然地面对错误
提示
洗心革面,憎恨是更加强大的动力;知耻而后勇,诚实坦然地面对错误。
当你在镜子里看到那个肥胖的自己,感到厌恶和恶心,终于下定决心去减肥,这时你的动力是最强烈的。
做交易也是一样。我们总是在强调,亏损千万别超过1%或2%,但总有人不听劝告,不撞南墙不回头。交易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总有一天,你会对自己深感失望——为什么明明在一个明显的下跌趋势中,却还要硬着头皮加仓做多?几天后又忘了教训,重复犯错。直到最后,对自己彻底失望,下定决心要改变。但也有人像赌徒一样,输了一辈子也改不了,这就没办法了。
其实,越早经历大亏,越能洗心革面,及时调整策略和习惯,这比等到晚了才遇到更好。及时认清自己的错误,才有机会重新开始。
做交易,不能指望“今天翻倍,明天再翻倍”,这不是现实。
James Cordier是位天才基金经理,管理着1.5亿美元资产。有一年他裸卖天然气看涨期权,但被几个机构联手针对——在一个下午,他爆仓了所有资金,哭着向客户道歉。那年是暖冬,他预判天然气需求会下降,没想到对手硬生生把他打爆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你做什么,总会有机构在做相反的交易。
十一、对手盘和交易中的多解性
在某个地方,我想做多,但是忽然发现做空也很合理。那到底应该怎么去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