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封装、抽象、继承、多态分别可以解决哪些编程问题?

Weiser面向对象大约 21 分钟

封装、抽象、继承、多态分别可以解决哪些编程问题?

上一节课,我简单介绍了面向对象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比如,什么是面向对象编程,什么是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等等。其中,我们还提到,理解面向对象编程及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关键就是理解其四大特性:封装、抽象、继承、多态。不过,对于这四大特性,光知道它们的定义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知道每个特性存在的意义和目的,以及它们能解决哪些编程问题。所以,今天我就花一节课的时间,针对每种特性,结合实际的代码,带你将这些问题搞清楚。

这里我要强调一下,对于这四大特性,尽管大部分面向对象编程语言都提供了相应的语法机制来支持,但不同的编程语言实现这四大特性的语法机制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今天,我们在讲解四大特性的时候,并不与具体某种编程语言的特定语法相挂钩,同时,也希望你不要局限在你自己熟悉的编程语言的语法思维框架里。

封装(Encapsulation)

首先,我们来看封装特性。封装也叫作信息隐藏或者数据访问保护。类通过暴露有限的访问接口,授权外部仅能通过类提供的方式(或者叫函数)来访问内部信息或者数据。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一下。

下面这段代码是金融系统中一个简化版的虚拟钱包的代码实现。在金融系统中,我们会给每个用户创建一个虚拟钱包,用来记录用户在我们的系统中的虚拟货币量。对于虚拟钱包的业务背景,这里你只需要简单了解一下即可。在面向对象的实战篇中,我们会有单独两节课,利用 OOP 的设计思想来详细介绍虚拟钱包的设计实现。

public class Wallet {
  private String id;
  private long createTime;
  private BigDecimal balance;
  private long balanceLastModifiedTime;
  // ... 省略其他属性...
    
  public Wallet() {
     this.id = IdGenerator.getInstance().generate();
     this.create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this.balance = BigDecimal.ZERO;
     this.balanceLastModified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 注意:下面对 get 方法做了代码折叠,是为了减少代码所占文章的篇幅
  public String getId() { return this.id; }
  public long getCreateTime() { return this.createTime; }
  public BigDecimal getBalance() { return this.balance; }
  public long getBalanceLastModifiedTime() { return this.balanceLastModifiedTime;  }
    
  public void increaseBalance(BigDecimal increasedAmount) {
    if (increasedAmount.compareTo(BigDecimal.ZERO) < 0) {
      throw new InvalidAmountException("...");
    }
    this.balance.add(increasedAmount);
    this.balanceLastModified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public void decreaseBalance(BigDecimal decreasedAmount) {
    if (decreasedAmount.compareTo(BigDecimal.ZERO) < 0) {
      throw new InvalidAmountException("...");
    }
    if (decreasedAmount.compareTo(this.balance) > 0) {
      throw new InsufficientAmountException("...");
    }
    this.balance.subtract(decreasedAmount);
    this.balanceLastModified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

从代码中,我们可以发现,Wallet 类主要有四个属性(也可以叫作成员变量),也就是我们前面定义中提到的信息或者数据。其中,id 表示钱包的唯一编号,createTime 表示钱包创建的时间,balance 表示钱包中的余额,balanceLastModifiedTime 表示上次钱包余额变更的时间。

我们参照封装特性,对钱包的这四个属性的访问方式进行了限制。调用者只允许通过下面这六个方法来访问或者修改钱包里的数据。

String getId()

long getCreateTime()

BigDecimal getBalance()

long getBalanceLastModifiedTime()

void increaseBalance(BigDecimal increasedAmount)

void decreaseBalance(BigDecimal decreasedAmount)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从业务的角度来说,id、createTime 在创建钱包的时候就确定好了,之后不应该再被改动,所以,我们并没有在 Wallet 类中,暴露 id、createTime 这两个属性的任何修改方法,比如 set 方法。而且,这两个属性的初始化设置,对于 Wallet 类的调用者来说,也应该是透明的,所以,我们在 Wallet 类的构造函数内部将其初始化设置好,而不是通过构造函数的参数来外部赋值。

对于钱包余额 balance 这个属性,从业务的角度来说,只能增或者减,不会被重新设置。所以,我们在 Wallet 类中,只暴露了 increaseBalance() 和 decreaseBalance() 方法,并没有暴露 set 方法。对于 balanceLastModifiedTime 这个属性,它完全是跟 balance 这个属性的修改操作绑定在一起的。只有在 balance 修改的时候,这个属性才会被修改。所以,我们把 balanceLastModifiedTime 这个属性的修改操作完全封装在了 increaseBalance() 和 decreaseBalance() 两个方法中,不对外暴露任何修改这个属性的方法和业务细节。这样也可以保证 balance 和 balanceLastModifiedTime 两个数据的一致性。

对于封装这个特性,我们需要编程语言本身提供一定的语法机制来支持。这个语法机制就是**访问权限控制。**例子中的 private、public 等关键字就是 Java 语言中的访问权限控制语法。private 关键字修饰的属性只能类本身访问,可以保护其不被类之外的代码直接访问。如果 Java 语言没有提供访问权限控制语法,所有的属性默认都是 public 的,那任意外部代码都可以通过类似 wallet.id=123; 这样的方式直接访问、修改属性,也就没办法达到隐藏信息和保护数据的目的了,也就无法支持封装特性了。

封装特性的定义讲完了,我们再来看一下,封装的意义是什么?它能解决什么编程问题?

如果我们对类中属性的访问不做限制,那任何代码都可以访问、修改类中的属性,虽然这样看起来更加灵活,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过度灵活也意味着不可控,属性可以随意被以各种奇葩的方式修改,而且修改逻辑可能散落在代码中的各个角落,势必影响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比如某个同事在不了解业务逻辑的情况下,在某段代码中“偷偷地”重设了 wallet 中的 balanceLastModifiedTime 属性,这就会导致 balance 和 balanceLastModifiedTime 两个数据不一致。

除此之外,类仅仅通过有限的方法暴露必要的操作,也能提高类的易用性。如果我们把类属性都暴露给类的调用者,调用者想要正确地操作这些属性,就势必要对业务细节有足够的了解。而这对于调用者来说也是一种负担。相反,如果我们将属性封装起来,暴露少许的几个必要的方法给调用者使用,调用者就不需要了解太多背后的业务细节,用错的概率就减少很多。这就好比,如果一个冰箱有很多按钮,你就要研究很长时间,还不一定能操作正确。相反,如果只有几个必要的按钮,比如开、停、调节温度,你一眼就能知道该如何来操作,而且操作出错的概率也会降低很多。

抽象(Abstraction)

讲完了封装特性,我们再来看抽象特性。 封装主要讲的是如何隐藏信息、保护数据,而抽象讲的是如何隐藏方法的具体实现,让调用者只需要关心方法提供了哪些功能,并不需要知道这些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在面向对象编程中,我们常借助编程语言提供的接口类(比如 Java 中的 interface 关键字语法)或者抽象类(比如 Java 中的 abstract 关键字语法)这两种语法机制,来实现抽象这一特性。

这里我稍微说明一下,在专栏中,我们把编程语言提供的接口语法叫作“接口类”而不是“接口”。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接口”这个词太泛化,可以指好多概念,比如 API 接口等,所以,我们用“接口类”特指编程语言提供的接口语法。

对于抽象这个特性,我举一个例子来进一步解释一下。


public interface IPictureStorage {
  void savePicture(Picture picture);
  Image getPicture(String pictureId);
  void deletePicture(String pictureId);
  void modifyMetaInfo(String pictureId, PictureMetaInfo metaInfo);
}

public class PictureStorage implements IPictureStorage {
  // ... 省略其他属性...
  @Override
  public void savePicture(Picture picture) { ... }
  @Override
  public Image getPicture(String pictureId) { ...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letePicture(String pictureId) { ... }
  @Override
  public void modifyMetaInfo(String pictureId, PictureMetaInfo metaInfo) { ... }
}

在上面的这段代码中,我们利用 Java 中的 interface 接口语法来实现抽象特性。调用者在使用图片存储功能的时候,只需要了解 IPictureStorage 这个接口类暴露了哪些方法就可以了,不需要去查看 PictureStorage 类里的具体实现逻辑。

实际上,抽象这个特性是非常容易实现的,并不需要非得依靠接口类或者抽象类这些特殊语法机制来支持。换句话说,并不是说一定要为实现类(PictureStorage)抽象出接口类(IPictureStorage),才叫作抽象。即便不编写 IPictureStorage 接口类,单纯的 PictureStorage 类本身就满足抽象特性。

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类的方法是通过编程语言中的“函数”这一语法机制来实现的。通过函数包裹具体的实现逻辑,这本身就是一种抽象。调用者在使用函数的时候,并不需要去研究函数内部的实现逻辑,只需要通过函数的命名、注释或者文档,了解其提供了什么功能,就可以直接使用了。比如,我们在使用 C 语言的 malloc() 函数的时候,并不需要了解它的底层代码是怎么实现的。

除此之外,在上一节课中,我们还提到,抽象有时候会被排除在面向对象的四大特性之外,当时我卖了一个关子,现在我就来解释一下为什么。

抽象这个概念是一个非常通用的设计思想,并不单单用在面向对象编程中,也可以用来指导架构设计等。而且这个特性也并不需要编程语言提供特殊的语法机制来支持,只需要提供“函数”这一非常基础的语法机制,就可以实现抽象特性、所以,它没有很强的“特异性”,有时候并不被看作面向对象编程的特性之一。

抽象特性的定义讲完了,我们再来看一下,抽象的意义是什么?它能解决什么编程问题?

实际上,如果上升一个思考层面的话,抽象及其前面讲到的封装都是人类处理复杂性的有效手段。在面对复杂系统的时候,人脑能承受的信息复杂程度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必须忽略掉一些非关键性的实现细节。而抽象作为一种只关注功能点不关注实现的设计思路,正好帮我们的大脑过滤掉许多非必要的信息。

除此之外,抽象作为一个非常宽泛的设计思想,在代码设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很多设计原则都体现了抽象这种设计思想,比如基于接口而非实现编程、开闭原则(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代码解耦(降低代码的耦合性)等。我们在讲到后面的内容的时候,会具体来解释。

换一个角度来考虑,我们在定义(或者叫命名)类的方法的时候,也要有抽象思维,不要在方法定义中,暴露太多的实现细节,以保证在某个时间点需要改变方法的实现逻辑的时候,不用去修改其定义。举个简单例子,比如 getAliyunPictureUrl() 就不是一个具有抽象思维的命名,因为某一天如果我们不再把图片存储在阿里云上,而是存储在私有云上,那这个命名也要随之被修改。相反,如果我们定义一个比较抽象的函数,比如叫作 getPictureUrl(),那即便内部存储方式修改了,我们也不需要修改命名。

继承(Inheritance)

学习完了封装和抽象两个特性,我们再来看继承特性。如果你熟悉的是类似 Java、C++ 这样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那你对继承这一特性,应该不陌生了。继承是用来表示类之间的 is-a 关系,比如猫是一种哺乳动物。从继承关系上来讲,继承可以分为两种模式,单继承和多继承。单继承表示一个子类只继承一个父类,多继承表示一个子类可以继承多个父类,比如猫既是哺乳动物,又是爬行动物。

为了实现继承这个特性,编程语言需要提供特殊的语法机制来支持,比如 Java 使用 extends 关键字来实现继承,C++ 使用冒号(class B : public A),Python 使用 paraentheses(),Ruby 使用 <。不过,有些编程语言只支持单继承,不支持多重继承,比如 Java、PHP、C#、Ruby 等,而有些编程语言既支持单重继承,也支持多重继承,比如 C++、Python、Perl 等。

为什么有些语言支持多重继承,有些语言不支持呢?这个问题留给你自己去研究,你可以针对你熟悉的编程语言,在留言区写一写具体的原因。

继承特性的定义讲完了,我们再来看,继承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它能解决什么编程问题?

继承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代码复用。假如两个类有一些相同的属性和方法,我们就可以将这些相同的部分,抽取到父类中,让两个子类继承父类。这样,两个子类就可以重用父类中的代码,避免代码重复写多遍。不过,这一点也并不是继承所独有的,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这个代码复用的问题,比如利用组合关系而不是继承关系。

如果我们再上升一个思维层面,去思考继承这一特性,可以这么理解:我们代码中有一个猫类,有一个哺乳动物类。猫属于哺乳动物,从人类认知的角度上来说,是一种 is-a 关系。我们通过继承来关联两个类,反应真实世界中的这种关系,非常符合人类的认知,而且,从设计的角度来说,也有一种结构美感。

继承的概念很好理解,也很容易使用。不过,过度使用继承,继承层次过深过复杂,就会导致代码可读性、可维护性变差。为了了解一个类的功能,我们不仅需要查看这个类的代码,还需要按照继承关系一层一层地往上查看“父类、父类的父类……”的代码。还有,子类和父类高度耦合,修改父类的代码,会直接影响到子类。

所以,继承这个特性也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特性。很多人觉得继承是一种反模式。我们应该尽量少用,甚至不用。关于这个问题,在后面讲到“多用组合少用继承”这种设计思想的时候,我会非常详细地再讲解,这里暂时就不展开讲解了。

多态(Polymorphism)

学习完了封装、抽象、继承之后,我们再来看面向对象编程的最后一个特性,多态。多态是指,子类可以替换父类,在实际的代码运行过程中,调用子类的方法实现。对于多态这种特性,纯文字解释不好理解,我们还是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public class DynamicArray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CAPACITY = 10;
  protected int size = 0;
  protected int capacity = DEFAULT_CAPACITY;
  protected Integer[] elements = new Integer[DEFAULT_CAPACITY];
  
  public int size() { return this.size; }
  public Integer get(int index) { return elements[index];}
  //... 省略 n 多方法...
  
  public void add(Integer e) {
    ensureCapacity();
    elements[size++] = e;
  }
  
  protected void ensureCapacity() {
    //... 如果数组满了就扩容... 代码省略...
  }
}
public class SortedDynamicArray extends DynamicArray {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Integer e) {
    ensureCapacity();
    for (int i = size-1; i>=0; --i) { // 保证数组中的数据有序
      if (elements[i] > e) {
        elements[i+1] = elements[i];
      } else {
        break;
      }
    }
    elements[i+1] = e;
    ++size;
  }
}

public class 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DynamicArray dynamicArray) {
    dynamicArray.add(5);
    dynamicArray.add(1);
    dynamicArray.add(3);
    for (int i = 0; i < dynamicArray.size(); ++i) {
      System.out.println(dynamicArray[i]);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ynamicArray dynamicArray = new SortedDynamicArray();
    test(dynamicArray); // 打印结果:1、3、5
  }
}

多态这种特性也需要编程语言提供特殊的语法机制来实现。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用到了三个语法机制来实现多态。

  • 第一个语法机制是编程语言要支持父类对象可以引用子类对象,也就是可以将 SortedDynamicArray 传递给 DynamicArray。

  • 第二个语法机制是编程语言要支持继承,也就是 SortedDynamicArray 继承了 DynamicArray,才能将 SortedDyamicArray 传递给 DynamicArray。

  • 第三个语法机制是编程语言要支持子类可以重写(override)父类中的方法,也就是 SortedDyamicArray 重写了 DynamicArray 中的 add() 方法。

通过这三种语法机制配合在一起,我们就实现了在 test() 方法中,子类 SortedDyamicArray 替换父类 DynamicArray,执行子类 SortedDyamicArray 的 add() 方法,也就是实现了多态特性。

对于多态特性的实现方式,除了利用“继承加方法重写”这种实现方式之外,我们还有其他两种比较常见的的实现方式,一个是利用接口类语法,另一个是利用 duck-typing 语法。不过,并不是每种编程语言都支持接口类或者 duck-typing 这两种语法机制,比如 C++ 就不支持接口类语法,而 duck-typing 只有一些动态语言才支持,比如 Python、JavaScript 等。

**接下来,我们先来看如何利用接口类来实现多态特性。**我们还是先来看一段代码。

public interface Iterator {
  String hasNext();
  String next();
  String remove();
}

public class Array implements Iterator {
  private String[] data;
  
  public String hasNext() { ... }
  public String next() { ... }
  public String remove() { ... }
  //... 省略其他方法...
}

public class LinkedList implements Iterator {
  private LinkedListNode head;
  
  public String hasNext() { ... }
  public String next() { ... }
  public String remove() { ... }
  //... 省略其他方法... 
}

public class Demo {
  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Iterator iterator) {
    while (iterator.hasNext()) {
      System.out.println(iterator.next());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terator arrayIterator = new Array();
    print(arrayIterator);
    
    Iterator linkedListIterator = new LinkedList();
    print(linkedListIterator);
  }
}

在这段代码中,Iterator 是一个接口类,定义了一个可以遍历集合数据的迭代器。Array 和 LinkedList 都实现了接口类 Iterator。我们通过传递不同类型的实现类(Array、LinkedList)到 print(Iterator iterator) 函数中,支持动态的调用不同的 next()、hasNext() 实现。

具体点讲就是,当我们往 print(Iterator iterator) 函数传递 Array 类型的对象的时候,print(Iterator iterator) 函数就会调用 Array 的 next()、hasNext() 的实现逻辑;当我们往 print(Iterator iterator) 函数传递 LinkedList 类型的对象的时候,print(Iterator iterator) 函数就会调用 LinkedList 的 next()、hasNext() 的实现逻辑。

**刚刚讲的是用接口类来实现多态特性。现在,我们再来看下,如何用 duck-typing 来实现多态特性。**我们还是先来看一段代码。这是一段 Python 代码。

class Logger:
    def record(self):
        print(“I write a log into file.)
        
class DB:
    def record(self):
        print(“I insert data into db.)
        
def test(recorder):
    recorder.record()
def demo():
    logger = Logger()
    db = DB()
    test(logger)
    test(db)

从这段代码中,我们发现,duck-typing 实现多态的方式非常灵活。Logger 和 DB 两个类没有任何关系,既不是继承关系,也不是接口和实现的关系,但是只要它们都有定义了 record() 方法,就可以被传递到 test() 方法中,在实际运行的时候,执行对应的 record() 方法。

也就是说,只要两个类具有相同的方法,就可以实现多态,并不要求两个类之间有任何关系,这就是所谓的 duck-typing,是一些动态语言所特有的语法机制。而像 Java 这样的静态语言,通过继承实现多态特性,必须要求两个类之间有继承关系,通过接口实现多态特性,类必须实现对应的接口。

多态特性讲完了,我们再来看,多态特性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它能解决什么编程问题?

多态特性能提高代码的可扩展性和复用性。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回过头去看讲解多态特性的时候,举的第二个代码实例(Iterator 的例子)。

在那个例子中,我们利用多态的特性,仅用一个 print() 函数就可以实现遍历打印不同类型(Array、LinkedList)集合的数据。当再增加一种要遍历打印的类型的时候,比如 HashMap,我们只需让 HashMap 实现 Iterator 接口,重新实现自己的 hasNext()、next() 等方法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改动 print() 函数的代码。所以说,多态提高了代码的可扩展性。

如果我们不使用多态特性,我们就无法将不同的集合类型(Array、LinkedList)传递给相同的函数(print(Iterator iterator) 函数)。我们需要针对每种要遍历打印的集合,分别实现不同的 print() 函数,比如针对 Array,我们要实现 print(Array array) 函数,针对 LinkedList,我们要实现 print(LinkedList linkedList) 函数。而利用多态特性,我们只需要实现一个 print() 函数的打印逻辑,就能应对各种集合数据的打印操作,这显然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

除此之外,多态也是很多设计模式、设计原则、编程技巧的代码实现基础,比如策略模式、基于接口而非实现编程、依赖倒置原则、里式替换原则、利用多态去掉冗长的 if-else 语句等等。关于这点,在学习后面的章节中,你慢慢会有更深的体会。

重点回顾

今天的内容就讲完了,我们来一起总结回顾一下,你需要重点掌握的几个知识点。

1. 关于封装特性

封装也叫作信息隐藏或者数据访问保护。类通过暴露有限的访问接口,授权外部仅能通过类提供的方式来访问内部信息或者数据。它需要编程语言提供权限访问控制语法来支持,例如 Java 中的 private、protected、public 关键字。封装特性存在的意义,一方面是保护数据不被随意修改,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另一方面是仅暴露有限的必要接口,提高类的易用性。

2. 关于抽象特性

封装主要讲如何隐藏信息、保护数据,那抽象就是讲如何隐藏方法的具体实现,让使用者只需要关心方法提供了哪些功能,不需要知道这些功能是如何实现的。抽象可以通过接口类或者抽象类来实现,但也并不需要特殊的语法机制来支持。抽象存在的意义,一方面是提高代码的可扩展性、维护性,修改实现不需要改变定义,减少代码的改动范围;另一方面,它也是处理复杂系统的有效手段,能有效地过滤掉不必要关注的信息。

3. 关于继承特性

继承是用来表示类之间的 is-a 关系,分为两种模式:单继承和多继承。单继承表示一个子类只继承一个父类,多继承表示一个子类可以继承多个父类。为了实现继承这个特性,编程语言需要提供特殊的语法机制来支持。继承主要是用来解决代码复用的问题。

4. 关于多态特性

多态是指子类可以替换父类,在实际的代码运行过程中,调用子类的方法实现。多态这种特性也需要编程语言提供特殊的语法机制来实现,比如继承、接口类、duck-typing。多态可以提高代码的扩展性和复用性,是很多设计模式、设计原则、编程技巧的代码实现基础。